访问量统计
今日访问量: 31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中国体育科技
创办日期: 1959年
主管部门: 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刊期: 月刊
电话: 010-87182592、87182591、87182590、87182589
Email:shukanbu@vip.163.com
bjb@ciss.cn
国内统一刊号(CN):11-2284/G8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826
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
陈元欣;任涛;时宵;陈召;丁志恒;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熵权TOPSIS模型从场地设施供给、体育经费投入、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机构保障4个维度测度2013—2021年中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及演进趋势进行探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的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四大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分化特征;2)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基尼系数呈明显下降态势,均等化趋势加强;3)场地设施供给与体育经费投入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最后,从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均等化和加强评估体系建设3个维度提出提升路径。
科教领域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特征、关键评价指标与战略路径
许文鑫;周杰;张加林;郭洪亮;科教领域体育强国评价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经验选择等研究方法,在明确科教领域体育强国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体育科技强国创新发展指数、体育教育强国发展指数2个一级评价指标、5个二级评价指标、15个三级评价指标的科教领域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诠释和分析,提出以强化科教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合作与交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为核心的战略实施路径。
技术可供与服务可及:大数据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
杜松健;樊炳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大数据技术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内在机理和实践困境,并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智慧服务的分配精准化、智能评估的管理精细化、个性定制的体验普及化和靶向运营的感知高效化等构成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中大数据从技术可供性向服务可及性的治理创新。大数据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现实困境包括衔接性不足、结构性滞后、普适性失配、协同性割裂等问题。基于此,研究提出从精准决策到需求响应、从平台整合到信息交互、从技术破壁到资源增效、从要素重组到业态重构等优化路径。面向未来,推进构建与体育治理现代化相协调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仍需聚焦于全面弥补数据资源、技术应用、信息共享、组织架构等方面的短板,有效识别并防范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潜藏的隐性风险,以提高数字技术的可供性与治理效能。
体育锻炼对老年健康的差异化影响——基于CLASS的追踪调查
马琦峰;赵越;杨凡;基于2020、2023年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实证分析策略,探究体育锻炼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及其差异化表现。研究表明:1)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该结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体育锻炼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存在着年龄、城乡以及BMI指数上的群体异质性,年长、农村以及消瘦的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后更有可能获得健康的改善;3)体育锻炼对老年健康的影响会因锻炼时长、锻炼场地、锻炼指导以及锻炼动机而异,锻炼时长适度、具备活动场地、他人陪同指导以及健康动机明确的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后更有可能获得健康的改善。基于此,研究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以及夯实老年参与基础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4~6岁儿童运动强度心率临界值的校准与验证研究
谢松林;孙淑慧;周灿;田源;目的:建立4~6岁儿童不同强度运动的心率临界值。方法:在长沙市某幼儿园选取4~6岁且BMI处于“标准”区间的儿童66名,进行安静心率、结构化运动心率和自由活动心率测量。结构化运动依次为徒手操及跑台上的4.0、5.5和7.0 km/h走跑。使用Polar H10和Polar Team心率监测设备记录儿童测试过程中的心率,通过ROC曲线对临界值进行校准,并使用幼儿身体活动强度评级量表对自由活动进行编码,对临界值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1)6名受试儿童未完成测试,最终得到60例有效数据。其中,4岁21人,5岁21人,6岁18人;男34人,女26人;2)使用ROC曲线分析小强度、中等强度、大强度运动的心率临界值(120~135 bpm、136~147 bpm和≥148 bpm)、灵敏度(95.0%、91.7%和93.3%)、特异度(90.0%、85.8%和86.1%);3)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的中等强度与小强度运动以及中等强度与大强度运动心率临界值相对较低;4)该临界值只适用于强度比较恒定的活动,不适用于运动强度变化较大的日常活动。结论:4~6岁儿童运动强度心率临界值在强度比较恒定的情况下效度更高。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为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 ,即“积极态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 ,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 2种外界因素影响下 ,经过服从、同化、内化 3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 ;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 ;大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6 0 .7% ,高于全国体育人口 31.4%的比率 ,表明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体育人口中较稳定的一部分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王健,金小刚表面肌电信号是皮肤表面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 ,其时频特征及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对该系统活动水平和状态有敏感依赖性 ,故可作为神经肌肉功能评价的有效方法。本文着重就肌电信号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回顾并分析探讨。
功能性动作测试(FMS)应用现状
黎涌明;资薇;陈小平;在物理治疗关注动作、常规医务诊断和运动能力测试间存在脱节的背景下,功能性动作测试(FMS)由美国物理治疗师Gray Cook发明,并广泛运用于体育、消防、军队和大众健身领域。由深蹲、跨栏、单跪、肩部柔韧、下肢柔韧、俯卧撑和体旋7个测试动作组成的FMS被认为可以诊断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达到预测和预防损伤的目的。尽管目前对FMS的研究不足,但是有限的研究表明,FMS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同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方法,FMS的出现丰富了测试内容,使测试获取的信息更加多元。建议后期有关FMS的研究,采用经验丰富的测试者、减少测试者的数量、选用大样本量的测试对象、规范对损伤的定义,以建立不同人群的FMS得分标准。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
杨强;以文献述评为基础,首先简要回顾了20年来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历程;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体育旅游类型分类、体育旅游专项规划和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对20年来国内体育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述评和研究。提出了:1)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本质属性关键看体育,旅游仅是其一般属性;2)体育旅游概念在"体育"属性上的清晰界定,将为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3)体育旅游不仅属于旅游业,更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体育旅游资源类型按照国家标准分为康体型、观光型和赛事型三种类型;5)体育旅游的研究范畴应从"体育旅游资源"向"体育游憩资源"深化拓展;6)体育旅游规划应向体育旅游"专项游憩规划"和"中高端业态规划"方向深化;7)体育旅游发展对策需从产业融合的经济视角挖掘其深层次发展的瓶颈与障碍等观点与建议。最后从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国家政策以及部门"十二五"规划对体育旅游的大力发展措施上,展望了中国体育旅游未来的研究前景、研究内容框架体系和旅游院校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减肥方法及其效果研究综述
梁成军;肥胖问题已引起人们重视,减肥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检索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Sportdiscuss数据库、中国硕博论文库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减肥方法研究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有关减肥研究的结果。主要阐述有氧运动减肥、药物减肥和针剌减肥3种研究较多的减肥方法及其效果,旨在阐明其研究的现状。有氧运动的减肥方式多样.这些方法对动物或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均具有较好的减肥效果。但有氧运动的强度需要受到良好的控制,不同类型的人应有不同的运动强度。长期系统的有氧健身锻炼能使肥胖人群体脂减少、去脂体重增加,身体成分趋于合理化。药物减肥方法以中草药减肥的研究居多.部分药物的减肥效果还只是动物实验的结果。各类针刺减肥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刺也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其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
杨强;以文献述评为基础,首先简要回顾了20年来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历程;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体育旅游类型分类、体育旅游专项规划和体育旅游发展对策四个方面对20年来国内体育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述评和研究。提出了:1)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本质属性关键看体育,旅游仅是其一般属性;2)体育旅游概念在"体育"属性上的清晰界定,将为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3)体育旅游不仅属于旅游业,更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体育旅游资源类型按照国家标准分为康体型、观光型和赛事型三种类型;5)体育旅游的研究范畴应从"体育旅游资源"向"体育游憩资源"深化拓展;6)体育旅游规划应向体育旅游"专项游憩规划"和"中高端业态规划"方向深化;7)体育旅游发展对策需从产业融合的经济视角挖掘其深层次发展的瓶颈与障碍等观点与建议。最后从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国家政策以及部门"十二五"规划对体育旅游的大力发展措施上,展望了中国体育旅游未来的研究前景、研究内容框架体系和旅游院校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肥胖发生机制及减肥方法的研究现状
李洁;王玉侠;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综述了近年来肥胖发生机制及减肥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摄食中枢、高胰岛素血症、脂肪组织的代谢特征、脂肪生成、脂肪细胞分化的相关因子、遗传因素六方面分析了肥胖产生的可能机制,并提供了应用较为普遍的几种控制体重的方法,特别是运动减肥的方法,为肥胖者达到理想的体重提供科学指导。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为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 ,即“积极态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 ,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 2种外界因素影响下 ,经过服从、同化、内化 3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 ;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 ;大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6 0 .7% ,高于全国体育人口 31.4%的比率 ,表明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体育人口中较稳定的一部分
历史演进与政策嬗变:从“增强体质”到“体教融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演进的特征分析
汪晓赞;杨燕国;孔琳;仲佳镕;禹华森;郝艳丽;以历史纵深演进的视角,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全面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对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并系统探讨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嬗变特征、现存困境以及解决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存在3个嬗变特征:1)增强体质: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强身健体"的育人目标;2)健康第一:提出改革开放之后基于大健康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3)体教融合:开启新时代"全面育人"的体育健康促进之路。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1)学校育人的"体"和"教"在效果评估方面缺乏系统、综合的评价体系,"单维""一元"体质健康评价和文化成绩评价始终处于"割裂"状态;2)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衔接,缺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互通的监管体系,使部分国家政策难以落到实处;3)社会对"身体健康"与"体质健康"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缺乏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和支持环境。在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背景下,针对上述困境提出3条解决路径:1)研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儿童青少年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将学生的文化成绩与体质健康水平的评价有机融合,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实施提供科学、精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2)构建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一体化监管网络体系,促进教育、体育、卫生等多部门协同;3)从优质课程实施、活力校园建设、家校社多元联动、科学赛事组织及运动智能监控等方面,全面推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保驾护航。